<wbr id="f9vwn"><rt id="f9vwn"><ins id="f9vwn"></ins></rt></wbr>
    <th id="f9vwn"></th>

    <center id="f9vwn"></center>
    <ol id="f9vwn"><delect id="f9vwn"></delect></ol>

    <center id="f9vwn"></center>
  • <wbr id="f9vwn"><rt id="f9vwn"></rt></wbr>
  • <center id="f9vwn"></center>
    <button id="f9vwn"></button>

    資訊|論壇|病例

    搜索

    首頁(yè) 醫學(xué)論壇 專(zhuān)業(yè)文章 醫學(xué)進(jìn)展 簽約作者 病例中心 快問(wèn)診所 愛(ài)醫培訓 醫學(xué)考試 在線(xiàn)題庫 醫學(xué)會(huì )議

    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(yè) > 專(zhuān)業(yè)交流 > 知名傷寒學(xué)者成肇仁驗案兩則

    知名傷寒學(xué)者成肇仁驗案兩則

    2012-03-12 13:15 閱讀:2858 來(lái)源:中國中醫藥報 責任編輯:申瓊鶴
    [導讀] 成肇仁教授是全國知名傷寒學(xué)者,從醫執教40余載,學(xué)驗俱豐,臨證喜用經(jīng)方,且多有發(fā)揮,治急性病有膽有識,治慢性病有方有守。筆者跟師侍診,受益匪淺,今擇師之醫案二則,以饗同道。 口腔皰疹案 譚某,女,39歲初診,2011年11月23日初診。自述患口腔、口唇

        成肇仁教授是全國知名傷寒學(xué)者,從醫執教40余載,學(xué)驗俱豐,臨證喜用經(jīng)方,且多有發(fā)揮,治急性病有膽有識,治慢性病有方有守。筆者跟師侍診,受益匪淺,今擇師之醫案二則,以饗同道。

        口腔皰疹案

        譚某,女,39歲初診,2011年11月23日初診。自述患口腔、口唇、皰疹反復發(fā)作已3月,伴尿灼燒,尿黃尿痛,大便秘結,3~4日一行,大便呈羊屎狀,平素畏寒;舌暗紅體瘦小少苔,脈沉細。曾在多家西醫醫院診治未查明病因,服多種西藥治療無(wú)效,遂求治于成師。

        處方:生地黃30克,玄參30克,麥冬10克,黃連6克,大黃12克,通草10克,赤白芍各10克,黃芩10克,炒梔子10克,滑石18克,青黛10克(沖服),甘草6克,連翹15克,牡丹皮10克,石斛15克,淡竹葉10克,枳實(shí)10克。3劑,水煎服。

        二診時(shí)患者口腔、口唇皰疹及尿灼痛癥狀明顯好轉,大便已通,但排出欠暢。守上方去青黛加知丹10克,黃柏10克 ,7劑。三診訴上述癥狀基本痊愈。守方7劑以鞏固療效。

        患者口腔、口唇、皰疹,且伴尿灼熱,尿黃尿痛,大便秘結呈羊屎狀,成肇仁老師辨此屬里熱熾盛、小腸熱盛、熱結腸腑證。《溫病條辨》中焦篇云:“陽(yáng)明溫病,下之不通,其證有五……左尺牢堅,小便赤痛,時(shí)煩渴甚,導赤承氣湯主之。”而舌暗紅體瘦少苔、脈沉細,則為熱盛傷津之象,故成肇仁取導赤承氣湯之法。方中用導赤散之生地黃、甘草、通草、淡竹葉清泄小腸火熱,大黃攻下大腸熱結。此實(shí)為二腸同治之法,使熱從大小便而去;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牡丹皮、連翹、青黛清瀉上下二焦氣分營(yíng)分之熱;又考慮其熱盛津已傷,熱結津虧,故寒下的同時(shí),滋養陰液,故用生地黃、玄參、麥冬、石斛,實(shí)為增液之意滋養陰液;枳實(shí)理大腸腑氣,助大黃攻下之力。藥癥相符,面面俱到,故獲佳效。

        外陰潰瘍案

        陳某,女,24歲,2月10日初診。自述患外陰潰瘍反復發(fā)作已一年,近一周復發(fā),伴脘痞,惡心納差,眼紅干澀,腸鳴,大便時(shí)干時(shí)稀;舌紅苔白,脈細。

        處方1:法半夏10克,黃連6克,黃芩10克,干姜6克,炙甘草12克,黨參15克,炒白術(shù)12克,土茯苓30克,陳皮10克,苦參30克,當歸12克,浙貝10克,地榆30克,大棗10克。7劑,水煎服。

        處方2:苦參30克,黃柏30克,甘草10克。7劑,水煎坐浴。

        二診時(shí)患者上述癥狀略有減輕,但時(shí)有盜汗,舌脈同上,守上方加黃芪30克,穿山龍30克。三診時(shí)患者字數外陰潰瘍已不復發(fā),其余癥狀明顯改善,守上方以鞏固療效。

        綜觀(guān)患者之脈證,成肇仁老師診斷為“狐惑病”。“狐惑”一病,首見(jiàn)于《金匱要略》,以目赤干澀疼痛,口腔、咽喉以及前陰、后陰腐蝕潰爛為主要特征。濕熱蘊毒生蟲(chóng)、蝕于上下,“蝕于喉為惑,蝕于陰為狐”。西醫謂之“眼-口-生殖器綜合征”或“白塞綜合征”。除“狐惑病”外,患者尚見(jiàn)脘痞,惡心納差,腸鳴,大便時(shí)干時(shí)稀,此為脾胃虛而不運之象,故成肇仁老師治從脾胃,復其升降之識,則一身之水火既濟、陰陽(yáng)調和,取張仲景之甘草瀉心湯和當歸貝母苦參湯加減。方中用黃芩、黃連苦寒,清熱解毒;干姜、半夏辛燥化濕;佐參、芪、棗、術(shù)、陳、甘草以和胃扶正;苦參、當歸、貝母養血潤燥,清熱燥濕,加用土茯苓既健脾胃又解毒化濕,搜剔濕熱之蘊毒;妙在加用地榆、穿山龍,取其解毒斂瘡,助潰瘍之愈合之功。全方清熱化濕,安中解毒,加用外洗藥,內外同治,藥癥相應,故諸癥消失而告愈。


    分享到:
      版權聲明:

      本站所注明來(lái)源為"愛(ài)愛(ài)醫"的文章,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,非經(jīng)授權不得轉載。

      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確注明來(lái)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(gè)人可與我們

      聯(lián)系zlzs@120.net,我們將立即進(jìn)行刪除處理

    意見(jiàn)反饋 關(guān)于我們 隱私保護 版權聲明 友情鏈接 聯(lián)系我們

    Copyright 2002-2025 Iiy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日韩操操操,日本精品一区,阿v视频观看免费国产最新,一级一片在线播放在线观看 丰都县| 利辛县| 于都县| 石首市| 隆昌县| 常山县| 岳池县| 基隆市| 钟山县| 平陆县| 万源市| 宁都县| 镇赉县| 阳春市| 巴楚县| 龙口市| 丹阳市| 临安市| 鄯善县| 治多县| 鹿邑县| 永嘉县| 大冶市| 光山县| 临高县| 商洛市| 泾源县| 娄烦县| 大港区| 平泉县| 上杭县| 屏山县| 枣强县| 涞水县| 陕西省| 台湾省| 南康市| 南木林县| 苗栗市| 中山市| 岳阳市|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 http://444